經常聽到身邊的親朋好友對於孩子的人生規劃:『從幼稚園開始學習英文,將來才能跟上進度』、『我打算讓小孩念私立中學,對升學比較有保障』、『等小孩大學畢業就送他到X國留學吧!』每次聽到這些言論,老實說我都默默在心裡想:『這些孩子真可憐,不但被剝奪童年的快樂,連這一生要怎麼活,大概都被安排好了吧!』

   我是一個自主性極強的人(翻譯:用長輩的話來說,叫做〝叛逆〞),從來不接受其他人對我的各種安排(翻譯:用長輩的話來說,叫做〝我都是為你好〞),這些長輩老是打著〝愛〞的名號,行掌控之實權,說好凡事要溝通,但溝通的目的是為了把你的想法轉變為順從他(她)的想法,來軟的,就哭哭啼啼,細數這一輩子為你犧牲奉獻多少,來硬的,就以斷後路、不給金援為手段,脅迫你順從,我在成長過程中可以說是一路抗爭過來,太了解施控者的把戲,也太清楚受控者的痛苦,所以當了媽之後,我經常提醒自己,將來千萬不要成為自己最厭惡的長輩類型!

   說起掌控慾,氾濫的界域可大可小,小至取名、衣著打扮,大至學習、交友、成家立業,嚴重者還會禍延第三代,越權管起子女教養孫子的方式。我之所以不想當個事事替孩子做主的媽,最根本的理由其實是~我很懶惰!是的,我真的很懶,為了讓自己省事,所以孩子最好獨立點,什麼事都能自行決定、自行處理,不要動不動就要我幫忙想辦法,或是幫忙擦屁股;我也不要我的兒子到成年了,還把『我爸說…』、『我媽說…』掛在嘴邊,我生平最瞧不起這種MOMBOY,如果還把兒子養成這副德行,自己應該先切腹謝罪!

   要怎麼樣才能不成為操控孩子人生的父母?老實說我也還需要再學習、再修正,有時候難免不小心跨到〝管很大〞的區塊,就得懂得適時踩煞車。例如經常有人問我:『怎麼不幫叡弟取個英文名字?現在很流行呢!』老實說,我的確動過這個念頭,甚至也找了幾個英文名字和詹姆士討論過,很感謝詹姆士當時給予我極為冷淡的回應,讓我有時間重新深思,既然我都已經幫叡弟決定了中文名字,何不把英文名字的選擇權交還給他?給他一次決定自己名字的機會,很公平!

        從叡弟慢慢可以表達想法之後,我就逐漸放手嘗試尊重他的想法,記得叡弟一歲五個月的時候,有一次婆婆問我:「叡弟吃不吃芭樂?」我回答:「我不知道,妳自己問他吧!」婆婆當下有些錯愕,就她的認知,媽媽應該要了解孩子的各種喜好,是的,我的確了解,但是以往愛吃不代表現在愛吃,就算平常愛吃也不代表現在想吃,所以我請婆婆自行問他,讓他自己決定吃或不吃。

   前一陣子叡弟正好處在把「不要」掛在嘴邊的寶寶叛逆期,有人建議我,不要什麼事都問他好或不好,直接通知他接下來該做什麼事,就能減少他說「不要」的機會。但後來我並沒有照做,在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上(例如換不換尿布就無法遵循他的想法),我還是照樣凡事先〝諮詢〞他的意見,『吃飯飯好不好?』,『不要!』,『吃麵麵好不好?』,『不要!』,OK!那就遵照你的〝決定〞,讓你嚐嚐饑餓的滋味!照著這樣的相處模式,很快地,他就搞懂「要」與「不要」的正確用法,據說通常應該長達3-6個月以上的寶寶叛逆期,叡弟只鬧了1個月就提早結束(應該是發現叛逆無效,老爸老媽不吃這套)!

         再談到對於孩子未來的生涯規劃,我所認知,父母的責任是帶領孩子認識這個世界,如果有能力的話,再進而輔助孩子從無限大的天地中找尋出天賦專長,而不是替他鋪好一條看似完美、無波折的路,帶他走你所謂的成功捷徑。我的大學聯考成績不理想,當時某位〝住海邊〞的長輩不斷鼓吹爸媽要我重考,還放下重話,若我不重考將來一定沒前途,我反問爸媽:『我自己選的路,走錯了,我認了,我會從中學會教訓,但如果走別人為我選擇的路,走錯了,他能為此負責嗎?』去年從爸媽口中聽到某位老同學的近況,當年她從會計系畢業後,她的父母希望她再修讀教育學程,理由是~當老師收入比較穩定,然而現在的她卻成了流浪教師,三十好幾還必須仰賴父母過活,我替她感到難過與惋惜,她優秀的學業成績沒為她開啟一條順暢的道路,她的乖巧聽話反而扼殺了人生的無限可能,我很想知道~她的父母是否後悔過當初輕率為女兒做的決定? 

  我和詹姆士曾經討論過對於叡弟未來的規劃,詹姆士認為學歷不高容易在職業生涯中遭遇瓶頸,所以他非常希望叡弟能在學業上有所發展,但我的想法完全相反(至少目前是如此)。學業成績雖然對於求職有相當的助力,但並非是全然的影響力,與其在意他是否拿第一名、是否能夠讀到研究所畢業,我更在意的是他的人格養成與專長的培養。王建民憑藉投出伸卡球的好身手站上美國大聯盟,成為最受群眾青睞的台灣之光;吳寶春在麵粉堆裡揉出世界麵包冠軍獎牌;周杰倫曾經被老師點名智商有問題,若沒有媽媽在音樂上的支持,怎能成就今日的亞洲音樂天王?這些人的光環不是來自於學歷,而是他們擁有非同凡響的專長,付出極大的努力,並且懂得抓住眼前的機會。

   打從叡弟會走路之後,我很勤奮地接觸自學團體,積極參加各類親子活動,我對於人媽生活的期許,是在叡弟上學前,親自帶他到所有我能獨自去得了的地方,我要帶他盡情地玩,享受笑聲滿滿的童年,感受這世界的無限遼闊,我深信~當孩子的眼界寬了,心就不會變窄,我相信從玩樂中所學習到的經驗,絕對是更深刻,甚至我也希望藉由打開「視界」的方式,幫助叡弟找到興趣與樂趣,那些讓他感到興致勃勃的事,也許能成為他日後的專長,若不能,至少是找到能讓他快樂的事,就算只為了創造一段美好的回憶,都好!

   不是非要會念書才能當個高尚的人,人生還有太多值得去體會的人事物,也不是一開始走的路就一定通暢到底,如果我們習慣幫孩子安排一切生活,倘若人生無常,又要他該如何面對無所依恃的漫漫長路?我不怕叡弟選擇一條世俗眼中低下的路,只要他做的事對己對人有益無害、問心無愧即可,我擔心的是他若習慣躲在羽翼下生存,一旦失去引領,在他眼下找不到一條能走的路,那豈不等於是我親手斷了他的後路?除非我能保證守護他一輩子,當然我不能,所以一開始我就不該放任自己肆意擺佈孩子的人生,成為蒙上孩子〝心〞眼的人!

         前陣子在BBH討論區有個熱門話題:『有能力的父母要不要資助子女?』在看到這則話題前,我有幸先拜讀了專訪王品集團戴勝益總裁的文章,我只能說戴總裁真是太英明了,在財產分配的想法,我與他是有志一同,我不認為父母的財產往後理當由子女繼承,同樣,將來我的遺產也不可能全數留給子孫。我這樣的想法無法獲得詹姆士的認同,他認為自己有能力,何不就讓孩子輕鬆一點?!我開玩笑地回覆他:『那你就努力活得比我長,別讓財產落入我的手中!』(我很鼓勵他活到長命百歲,那我就更省事了,哈~)事實上,我不是不願意看自己的孩子過著更輕鬆的日子,而是我〝必須〞相信他絕對有能力靠自己的本事過好的生活,也〝必須〞培養他學會養活自己的本領,就算將來他不能過著優渥的生活,最起碼他能夠自食其力!況且依照台灣人的平均壽命,當我和詹姆士不在人世時,叡弟也已經是個〝半百老翁〞(這名詞真的好刺耳喔),除非他窮途潦倒,否則以我們微薄的財產(搞不好還所剩無幾咧),頂多只能讓他再多獲得一些物質生活,與其如此,還不如把錢拿去幫助有迫切需要的人(不過我不希望叡弟就是那個人…)。

         當然,我們也不可能是對孩子一毛不拔的父母,所以我們討論出一個重點,倘若叡弟將來需要我們提供金錢上的資助?沒問題!首先,必須是我們心甘情願的情況下給予資助,再者,必須先提出合理且有建樹的計劃,才有機會獲得我們的撥款響應,就算無法給予實質的金錢資助,我們也會盡量給予精神上的支持(至少我會努力)!

         少替孩子做一個決定,就是留給孩子多一分自主,每多一分自主,就是幫助孩子建立自信與自立的基礎,就算父母一心想介入安排孩子的人生,孩子也不見得全然欣喜接受,每個生命都有資格為自己作主,自以為是地把自己的想法硬加在孩子身上,這種愛的善意往往成為孩子心中不可承受之重!人生的每一刻都在學習,當孩子開始邁向獨立的時候,身為父母是不是也該調適心情,學習鬆開一直緊握著的手?

         最近很喜歡秀蘭瑪雅演唱的《路要自己走》,每次聽這首歌總有一種感動,唱這首歌的時候,叡弟總會很捧場地讓我緊緊牽著手。『我會牽著你的手,但是路要自己走,面對選擇的時候,聽聽心底寧靜的角落;有一天我會放手,因為路要自己走,失去方向的時候,記得抬頭仰望清澈的天空。』牽著我最愛的小手,心裡有很多想法慢慢地沉澱,也許在未來的某一天,這首歌會成為我想跟叡弟表達的心情……。

 

 

 

延伸閱讀 

王品集團董事長 戴勝益:我為何斷絕孩子的退路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