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.06.16 音樂理想國

在古典交響樂300餘年的輝煌歷史中,以烏克蘭作曲家「普羅可菲夫」(Serge Prokofiev)的《彼得與狼》與法國作曲家「聖桑」(Saint Saens)的《動物狂歡節》,被舉世公認為兒童古典樂的兩大經典,這兩曲名作正好也是音樂繪本課夏學的教學內容。

《彼得與狼》作為交響童話經典,曾經發行過繪本及動畫電影,使大小朋友為之風靡,其中每一個動物與角色均有各自代表的樂器與曲調,很適合作為認識交響樂器的入門作品。

在這個故事當中,主要以10歲小男孩彼得對抗大野狼為中心主軸,再加入彼得的爺爺、獵人以及彼得的三位好友-小鳥、貓咪、鴨子...等多位鮮明且生動的角色,代表靈巧的小鳥是「長笛」,代表慵懶的小貓是「單簧管」,代表行走搖擺的鴨子是「雙簧管」,「巴松管」是老態龍鍾的爺爺,「定音鼓」與「大鼓」合奏代表英勇的獵人,可怕的大野狼是以三支「法國號」合奏,而活潑的「弦樂四重奏」則是勇敢的主角-彼得。

課綱1--樂器連連看

     周老師拿出樂器圖片,搭配音樂段落,讓小朋友們產生角色與樂器的聯想,聰明的小朋友們竟然只聽過一次就能辨識,可見普羅可菲夫將這首曲目編排得相當傳神。

     見小朋友們大致了解角色與樂器的關係,接下來老師將樂器圖片攤開放在地上,請小朋友們圍繞在圖片周圍,當播放出每個角色的代表音樂,小朋友們就要選擇出正確的搭配樂器,這個遊戲玩法就好像大人們熟悉的紙牌心臟病,音樂一下就要立刻用手拍擊樂器圖片,只見圍成的圈圈越來越緊密,有些小小孩甚至被擠出圈圈外,大家都想搶當最先拍擊的那個人,聚精會神的模樣實在有趣極了!

▼ 長笛=小鳥

笛_1_~1.JPG

▼ 單簧管/豎笛=小貓

單簧管.jpg

▼ 雙簧管/Oboe=-鴨子

雙簧管.jpg

▼ 巴松管/大管=爺爺

巴松管.jpg

▼ 定音鼓+大鼓=獵人

獵人.jpg

▼ 法國號/圓號=大野狼

法國號-1.jpg

▼ 弦樂四重奏(第一小提琴+第二小提琴+中提琴+大提琴)=彼得

弦樂四重奏.jpg

課綱2--音樂律動

     周老師帶領著親子隨著音樂展開身體的律動,當彼得推開大門來到戶外草地,周老師要親子們隨意漫步,再用輕盈的跳躍表示彼得的開心情緒,接下來音樂急轉直下,從輕快的旋律轉變為充滿懸疑感的的低沉旋律,孩子們突然間受到驚嚇,紛紛驚叫著:「大野狼來了!」,並躲進媽媽懷裡,彷彿真的從音樂當中感受到危機四伏的驚恐感受。

     孩子們的表現讓我大為震驚,原來好的音樂根本不需要旁白,光是從旋律的變化就能領略到情緒的鋪陳,就連這些不懂樂理的小小孩也能沉浸其中,讓我不禁大嘆~音樂真是奇妙啊!

 ▼ 周老師彷彿有種魔力,能讓小孩們圍繞著她,專注地聽她說的每一字每一句,就連一直以來上繪本課時從來無法安靜聽講的叡弟,都深深著迷於周老師說的音樂故事!

P1020895.JPGP1020896.JPGP1020901.JPGP1020904.JPG

 

  本來今天我還處在感冒不適狀態中,沒想到一個小時的課程結束後,我竟然有種通體舒暢的感受,而我一直以為交響樂是生硬而艱澀的音樂藝術,但這曲《彼得與狼》聽來卻是饒富興味,完全顛覆我以往對於交響樂的狹隘成見,也喚醒了我那沉潛了一輩子的音樂靈魂,看來這門課真是選對了!

 

 

【相關資訊】

《彼得與狼》音樂導賞

普羅高菲夫音樂欣賞

 《彼得與狼》電影簡介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