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 

  法國知名作曲家卡米爾.聖桑(Camille Saint-Saens)應好友之邀,為狂歡節音樂會寫下一部《動物狂歡節》(Le carnaval des animaux),以十四首熱鬧的樂曲描寫出動物們有趣的舉止。

「序曲與獅王進行曲」

由雙鋼琴快速彈奏,結合弦樂所演奏的進行曲,代表萬獸之王獅子堂皇登場,帶領所有動物展開動物狂歡節序幕。

「公雞與母雞」

以鋼琴、小提琴、中提琴模擬雞群的叫聲,又以高音鋼琴及單簧管分別表達公雞與母雞的叫聲。

「驢子」

由雙鋼琴急速彈奏,表達在原野間奔跑追逐的野驢。

「烏龜」

取用作曲家奧芬巴哈的「天堂與地獄」序曲中的一段,這段樂曲是眾人所熟知的「康康舞」,只不過將原本活潑的快板樂曲改寫為緩慢的旋律,表現出烏龜遲緩的舞蹈動作。

      周老師帶領小朋友們模仿烏龜四腳朝天表演大腿舞。

P1030183.JPG

「大象」

由低音大提琴奏出白遼士的《浮士德的天譴》中《妖精之舞》的旋律,以及孟德爾頌《仲夏夜之夢》的詼諧曲,將原本輕快的旋律用來表現大象沉重的圓舞曲舞步。

      孩子們跟著周老師一起舞出大象圓舞曲。

 

「袋鼠」

以雙鋼琴漸快、漸慢及裝飾音來表現袋鼠跳躍的感覺。

      緩慢的旋律以雙腳跳躍,急促的旋律以單腳跳躍,孩子們都玩得很開心呢!!

「水族館」

流暢的鋼琴音代表水的波動,水族館內悠游的魚群則由長笛、鋼片琴和弦樂表現。

      周老師拿出秘密武器—絲帶,讓小朋友們表演悠游的魚群,這時候就可以看出某些小朋友天生的舞感神經非常優越。

 

「長耳動物」

以小提琴拉奏出特殊的音效,模仿驢子的嘶叫聲。

「深山中的杜鵑」

以雙鋼琴演奏背景旋律,單簧管則模仿布穀鳥的叫聲。每次叫聲代表一隻布穀鳥,仔細數一數,原來樹林裡躲著21隻布穀鳥喔!

「鳥籠」

由絃樂器的顫音來表示鳥兒振翅飛翔的聲音,長笛主奏表達小鳥飛躍的情景,鋼琴則模仿鳥籠中小鳥的鳥叫聲。

「鋼琴家」

鋼琴初學者都需要反覆練習這首單調的徹爾尼練習曲》,聖桑以此表示大猩猩的琴技不佳卻自以為傲的窘態。

      周老師很大方地出借鋼琴,讓所有小朋友跟著旋律學習大猩猩彈鋼琴,一組4個小人一起表演八手聯彈,第一次碰觸鋼琴的小朋友都好開心,叡弟回家後直說還想再彈鋼琴!

 

「化石」

以聖桑的作品《骷髏之舞》為主幹,結合法國民謠《小星星》以及羅西尼的《塞爾維理髮師》,並以木琴模仿骨頭撞擊的聲音,整首樂曲充滿輕快、熱鬧的氛圍。

「天鵝」

由鋼琴伴奏代表清澄的湖水,大提琴獨奏出天鵝高雅的舞姿,被公認為《動物狂歡節》中最優美的旋律,也是聖桑在世時唯一願意公開的曲子。

      每個小朋友手中拿著絲巾,學習舞出如天鵝般優雅的舞步。

 

「終曲」

將所有樂曲重新組合,擷取前13首樂曲中的重要片段,表現出所有動物熱鬧狂歡的活潑氣氛。

 

【延伸閱讀】

《動物狂歡節》線上賞析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